礁[石],海里或江里的岩石或珊瑚蟲遺骸堆積成的岩狀物,包括礁石、暗礁、珊瑚礁、觸礁。
中文名稱 | 礁[石] |
英文名稱 | reef |
定 義 | 位於海、湖、河面附近的岩石,是水下基岩山丘或山脊的頂部。在海洋中有時也指海面附近的珊瑚礁。 |
套用學科 | 地理學(一級學科),海洋地理學(二級學科) |
基本介紹
- 中文名:礁[石]
- 釋義:在海里或江里的岩石或珊瑚蟲遺骸堆積成的岩狀物
- 類型:礁石、暗礁、珊瑚礁、觸礁
礁[石],海里或江里的岩石或珊瑚蟲遺骸堆積成的岩狀物,包括礁石、暗礁、珊瑚礁、觸礁。
中文名稱 | 礁[石] |
英文名稱 | reef |
定 義 | 位於海、湖、河面附近的岩石,是水下基岩山丘或山脊的頂部。在海洋中有時也指海面附近的珊瑚礁。 |
套用學科 | 地理學(一級學科),海洋地理學(二級學科) |
礁[石],海里或江里的岩石或珊瑚蟲遺骸堆積成的岩狀物,包括礁石、暗礁、珊瑚礁、觸礁。1發展歷史礁,礁石。暗礁。珊瑚礁。觸礁。...
低潮時部分或全部出露的石礁岩組成的寬曠平地叫焦坪,礁坪的特點是有淺凹地、淺溝、鍋穴和礁斑,這些都是由珊瑚碎屑和珊瑚砂及生物貝殼所組成。【堡礁】生長在離岸較遠的海上,它像城堡一樣,圍繞在陸地周圍,所以稱它為堡礁。堡礁與陸地之間隔著一個寬度幾公里至數十公里的水域,這個水域基本上被珊瑚礁圍著...
石礁 石礁,讀音是shí jiāo。意思是礁石。解釋 礁石。出處 劉白羽 《長江三日》:“眼看一片灰色石礁布滿水面, 江津號 卻拋錨停泊了。”
五彩礁石 位於赤溪鎮信智港外側老君島上,園嶼自東北300米處,東西長250米,南北寬200米,面積5000平方米,其中三分之二為五彩礁石,該五彩礁石結構鏤空,似園林中常常使用的太湖石,具有極高的欣賞價值。老君島有諸多天然石洞、石窟;怪石嶙峋,並盛產各種貝類海鮮,讓人回味無窮。有老君下凡、八仙過海、神猴拜觀音...
三塊石礁 三塊石礁,遼寧省葫蘆島市綏中縣前所鎮的石礁。地理位置 三塊石礁屬前所鎮,距大趙家屯東南海岸203米。礁石概況 以該礁頂部3石兀立得名,原名母豬石。高1.53米,長10米,寬5米。平時呈片狀,大潮時只露1石。
爭嘴石礁 爭嘴石礁屬釣魚台鎮。在邴家屯南海岸0.3公里。地理位置 礁石概況 此礁為一長條形,高低不一的礁石向海中伸延,尖端突出一大礁石似尖嘴,狀若搶食,故名爭嘴石礁。東西走向,長600米,寬500米,礁盤面積3萬平方米,中部最高點比高15米。西岸有省、中央所屬各單位的療養院。
王母礁,位於福建省長樂區文武砂海域的東北隅。島礁上有兩塊礁石,其中一塊礁石上聳立著兩塊天然巨石宛如船帆,名為“雙帆石”,當地村民俗稱“鐵錘鐵鐺”。另外一塊礁石上矗立著8米高的媽祖石雕像,她與莆田湄洲島,台灣的媽祖石雕像遙遙相望。名稱由來 關於“王母礁”名稱由來,有一段感人的歷史故事。民國版《...
仙娥礁(Alicia Annie Reef)在北緯9度22-26分,東經115度26-28分範圍內。位於美濟礁的南方、信義礁西約25海里。是環礁,高潮淹沒,低潮露出。仙娥礁因有石似鳥嘴,中國漁民也稱它為鳥串。仙娥礁是中國南沙群島島礁之一,是中國固有領土,行政隸屬中國海南省三沙市。地理信息 在美濟礁的南方。南北長7.4公里,...
老雕石乾出礁 老雕石乾出礁因礁石形似雕而得名。老雕石乾出礁系位置在北緯36°44′,東經121°29′, 礁西南距東小青島0.4公里,北距大陸最近點的黃島山2.5公里,海蝕而成的砂礫岩構體,乾出高度3.1米,面積150平方米,周圍水深4~5米,泥沙底質。
羊角石乾出礁 羊角石乾出礁, 因礁石形似羊角而得名。北距大陸最近點的古龍嘴9公里。系海蝕而成的花崗岩構體。北緯36°41′,東經121°40′,位於匯島東0.8公里,呈長方形, 乾出高度1.5米,長25米,寬15米。礁石坡度較陡,周圍水深14~19米,泥沙底質。
距岸7.7公里,屬莊河縣黑島鎮。礁似青衣老人孤立海上故名。又稱蝦螳礁。震旦系片麻岩構成,長150米,寬70米,面積0.01平方公里,海拔8.2米。周圍高潮時水深6米。屬暖溫帶季風氣候。附近無其他島嶼,為天然航標。產海參及魚類。甲午戰爭時,林永升率“經遠”艦重撞日艦後沉沒於該礁附近。老人石礁 ...
深石礁是中國海南省三亞市西南海上的島礁,地理坐標為北緯18°14'36‘’,東經109°7'36''。發展歷史 深石礁,中國海南省三亞市西南海上的島礁。1996年,中國政府發布關於領海範圍的聲明,深石礁是中國領海基點之一。地形測繪 3月13日,湛江分局完成的“海南省三亞市深石礁海底地形測繪成果...
石砬礁 石砬礁屬沙後所鎮,西距海岸0.1公里,東北距觀台石礁0.55公里。礁石呈黑色,故名黑石砬礁,簡稱石砬礁。地理位置 石砬礁屬沙後所鎮,西距海岸0.1公里,東北距觀台礁0.55公里。礁石概況 礁石呈黑色,故名黑石砬礁,簡稱石砬礁。南北走向,長150米,寬40米,礁盤面積6000平方米,岩峰高2.3米。
豬石礁 豬石礁屬前所鎮,距洪家屯南海岸200米。地理位置 礁石概況 因該礁石旁有些小礁石,形似母豬帶仔,故名。高1.4米,平時只露1石。
四塊石礁 為明礁,在長海縣大長山島四塊石港灣南岸。因4塊礁石聯立岸邊得名。面積約50平方米,海拔3.5米。為石英岩海蝕塊。4塊礁石形態相似,上稍尖下粗,東西排列。周圍水深1.6米。在建港築堤時,已將四塊石礁全部砌入壩基,但側面顯露清晰可見。1931年,日本海軍在其中1塊礁石鑲嵌方形小石柱作為水準點,...
長石欄乾出礁 長石欄乾出礁是一種礁石。長石欄乾出礁。北緯36°51′,東經121°45′,,因礁石呈長條形而得名。礁基與西面大陸相接, 系海蝕而成的砂礫岩構體。礁勢為東西走向,寬0.1公里,面積0.02平方公里。礁石周圍坡度較緩,泥沙底質。
航標礁 航標礁屬萬家鎮。止錨灣港東側,礁上建有航標燈而得名,原名母豬石。地理位置 航標礁屬萬家鎮。止錨灣港東側。礁石概況 礁上建有航標燈而得名,原名母豬石。漲潮時露出0.5米。礁盤東西長500米,寬400米,航標位於礁盤東部。
彈丸礁機場軍民兩用,跑道長1500米,寬100米,有班機往返於彈丸礁和馬來西亞亞庇。位置 彈丸礁,燕子島、石公厘,馬來西亞稱為拉央拉央島。有些外文圖書稱為Swallow Reef。彈丸礁,位居亞洲大陸與南太平洋島嶼間,在北緯7度23分,東經113度50分,是南沙群島的一個環型珊瑚島。在南沙群島中南部,安渡灘南,位於危險地帶...
海珠石[Hǎizhū Shí] 位於廣州市越秀區沿江西路與新堤一橫路附近。原是珠江河道中由白堊紀紅色砂礫岩構成的礁石,長約 150 米,寬約 50 余米,因長期受江水沖刷而渾圓如珠,隨潮流變化浮沉海上(廣州人稱較寬江河為海),故名。據宋方信儒《南海百詠》載,舊傳異域商人遺珠於此,曾名走珠石,與海印石、...
大石山礁 大石山礁屬塔山屯鎮。長灘河口西南,距岸0.9公里。地理位置 礁石概況 因體大於小石山礁而得名。礁盤東西長112.3米,寬60米,高2米。平時外露呈橢園形,中部2石對峙。
石龍巖 石龍巖是南沙群島艦長礁西南方一個礁石,因中國漁民稱艦長礁為“石龍”,故稱其為“石龍巖”。西方文獻一般稱為“Observation Rock”。地理名稱 因我國漁民向稱艦長礁為石龍,故稱此礁石為石龍巖。1983年公布石龍巖為標準名稱。有 些外文圖書稱為Observation Rock.
石人礁 石人礁屬曹莊鄉。西距老灘東海岸2公里。地理位置 礁石概況 南北走向,長約150米,寬約12米,礁盤面積1800平方米。中部峰高11.2米,遠視如人站立海中,故名石人礁。為天然航標。
鷹石礁屬沙後所鎮,西距荒地南山東海岸0.41公里。礁石西南部似1雄鷹立於海中,主體似鷹頭,兩側如雙翅,故名鷹石礁。地理位置 鷹石礁屬沙後所鎮,西距荒地南山東海岸0.41公里。礁石概況 礁石西南部似1雄鷹立於海中,主體似鷹頭,兩側如雙翅,故名鷹石礁。東北~西南走向,長150米,寬100米,礁盤面積1.5萬...
西石礁 西石礁屬高嶺鎮,距南嶺屯東南海岸96米。礁石概況 西石礁因位東石礁之西,故名。西石礁呈圓形,高約2米。
石車子礁 石車子礁位於大筆架山島南麓,北距陸地約3公里。以礁形如車得名。地理位置 石車子礁位於大筆架山島南麓,北距陸地約3公里。礁石概況 以礁形如車得名。落潮時出水高度5.2米,面積225平方米。底部礁盤北與石墳礁、大筆架山島相連。
東石礁 東石礁屬高嶺鎮。距南嶺屯東南海岸105米,因東西相鄰有2石礁,此礁居東,故名。地理位置 東石礁屬高嶺鎮。距南嶺屯東南海岸105米。礁石概況 因東西相鄰有2石礁,此礁居東,故名東石礁。高1.45米,礁盤東西長56米,寬37米。
小石山礁 小石山礁位於塔山屯鎮白沙屯南岸280米。因該礁碎石成堆,形似小山而得名。地理位置 小石山礁位於塔山屯鎮白沙屯南岸280米。礁石概況 因該礁碎石成堆,形似小山而得名。平時只露2石,高1.6米,落潮呈條狀,東西長83米,寬40米。
後遇風暴,舟沉後雙帆化作二石並立,成為平潭旅遊資源一絕。登上礁面,如履巨輪甲板,天風海濤在身前拍擊,驚心動魄。身臨其境,不得不令人感慨大自然的偉大和神奇。據當地漁民講,古時候,在看澳村,漁民出海之前都會到石牌洋上祭拜,以求出海打魚時一帆風順、滿載而歸。 石牌洋的奇特壯觀,對遊人有著強烈的震撼...
每一個單體的珊瑚蟲只有米粒那樣大小,它們一群一群地聚居在一起,一代代地新陳代謝,生長繁衍,同時不斷分泌出石灰石,並粘合在一起。由於珊瑚蟲具有附著性,許多珊瑚礁的底部常常會附著大量的珊瑚蟲。簡介 珊瑚的身體由2個胚層組成:位於外面的細胞層稱外胚層;裡面的細胞層稱內胚層。內外兩胚層之間有很薄的、...
在姜女墳的東西兩側海岸,各有一峭壁伸向海面,東側叫紅石砬子,西側叫黑石砬子(又稱黑山頭),象兩條巨龍靜臥在海中,構成似"二龍戲珠"(海中礁石)的獨特景觀。近年來,經過考古發現證明,姜女墳就是當年秦始皇、漢武帝、 魏武帝"東臨碣石,以觀滄海"的碣石,紅石砬子、黑石砬子和碣石正對的石碑地都發現了秦漢...